空氣污染治理有最佳解那應該是這樣

John
3 min readJan 7, 2019

假設全體國人對於”改善空氣污染優先”是有共識的。

無論是什麼政策,都可以用資源重分配和經濟誘因來進行通盤的檢討,有時可以用思想實驗先訂出方法論,再和專業人士和各方代表經過無數次諮詢,進而提出可能的最佳解,進行實地驗證後不斷檢討,不斷重新驗證以及無限次的檢討,這樣法規才能因地因時制宜。

(一) 假設
雖然這只是空想,但仍要用科學邏輯做方法學的推導,因此我先有以下假設:

1. 假設空氣污染治理政策有最佳解。

2. 這個最佳解要有80%的人可以獲益,無論是健康風險降低或是金錢收入增加。

3. 假設所有人都同意,若有牴觸,健康風險降低>金錢收入增加。

簡單說,假設大家都認為健康長壽比賺錢重要。

(二) 方法:盡最大努力量化
我們需要量化的有對於壽命增加的願付價格(willing to pay),以及位於不同污染區域的風險背景值(平均餘命),最後是工廠和汽機車加裝各種污染減量設備的成本。

1. 壽命增加願付價格
這會反映在兩個部份:(1)一般民眾願意花多少錢增加自己一年的壽命,單位應為元/年。(2)工廠願意花多少錢增加鄰近區域民眾一年的壽命。(不用不好意思,這就是實際面)

2. 風險背景值
這部份牽涉層面較多,包含各項空氣污染物造成死亡率及疾病的增加,計算時還需考量是僅有相關姓還是有因果關係的鐵證。利用工廠及汽機車的位置,和排放量資訊,堆疊出全台各區域風險高低,民眾就知道自己所在地暴露的風險,要搬遷也可以此為考量。

3. 污染減量設備成本
這是用來和”壽命增加願付價格”做比較,願付價格的錢會反應在能夠添購什麼設備,添購設備之後再計算實際上能夠減少多少污染排放,污染排放的減量再貢獻到壽命的增加。

4. 利用1~3計算排放標準
工廠和汽機車的空氣污染排放標準,可用1~3計算出其民眾共識出的排放標準寬嚴程度。

(三) 配套與檢討
眼尖的您可能發現了,(二)1.壽命增加願付價格可能是不足以買到(二)3.中夠好的設備,這就是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必須和各方代表經過無數次的驗證和檢討。必須明確且反覆提及的,是告知與會者願付的價格和能夠減少的風險是密切相關的。

這是我對於空氣污染治理藍圖的proposal,歡迎討論。

很麻煩對嗎?怕麻煩就是問題無法解決的主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