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為什麼同時可以賺錢和減碳?

John
Jan 27, 2021

--

人類為了要達成碳中和,有時候甚至把腦筋動到大自然身上了。

Photo on Visualhunt

施工中。

---

在碳中和的理論之中,有4個重要的步驟:碳盤查、宣告碳中和、抵換、達成碳中和。

其中的抵換(offset)可以理解成,你在A行為增加的碳排放量,用B行為減少碳排放量來互相抵銷。

你可能會覺得,欸欸欸怎麼可以這樣?

但是這和溫室氣體的特性有關係。

這篇彙整溫室效應歷史的文章中指出,在19世紀時科學家廷德爾(John Tyndal發現,對於熱射線來說,氣體像一塊木板一樣不透明,大氣中有些氣體會影響熱的輻射效應:

Tyndall immediately went on to study other gases, finding that carbon dioxide gas (CO2) and water vapor in particular also block heat radiation. Tyndall figured that besides water and CO2, “an almost inappreciable mixture of any of the stronger hydrocarbon vapors” would affect the climate.

溫室氣體會造成地表溫度上升,也就是近年常聽見的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則是由阿瑞尼士(Arrhenius)先生所提出的,就是那位發現化學物質解離的同一位科學家,以前的研究人員真的都好斜槓啊。

(關於氣候變遷的歷史,也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因為溫室氣體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所以只要在「地球上」採取行動降低碳排放量,都可能是合理的抵換方式。

Q:為什麼說「可能是」呢?

A:因為是不是一種抵換方案、抵換專案,要通過各國政府的審查,而聯合國提供了各國參考的抵換專案列表,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得抵換專案的靈感,予以修正成本土化、具有各國特色的抵換專案。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抵換專案「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抵換專案減量方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細部法規可以在行政院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查到,以下我們用比較白話的方式進行說明。

--

--